一、教学方法与目的
1、实验教学采用了情景代入法,以仿真技术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
实验能够提供给使用者通过 PC 端或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例如使用者在实 验环境中可任意旋转、放大三维模型,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排烟设备的布局和 连接:俯视角度可以观察设备的布局和管路的水平视图,加深对排烟系统布局 的领会;各个侧视角度则可反复观察系统设备的连接关系、管道的空中走向, 帮助理解排烟系统工作原理,解决了教学中无法直观形象认知的问题,提高了 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
2、反转课堂式教学
学生课前时间利用建筑排烟仿真实验平台对实验内容和相关文献资料进 行预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排烟系统及其组成进行相应的虚拟仿真 操作练习、系统嵌入的 PDF 素材及 Flash 动画等资源的查看学习。课堂时间 则用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答疑,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宽度 和内容深度,激发学生想象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引导学生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以“机械排烟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为例,仿真 实验中,学生计算不同火灾工况的热释放速率,课堂上老师解释“不同类型的 建筑物如何确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仿真实验中,学生在测量排烟风速计算排 烟量,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热释放速率计算排烟量”并给出一道思 考题:“假设图书馆一个书库的尺寸为20m X 15m X 4m ,现在要设置机械排烟, 请问排烟量应该为多大?”
3、主动探究式教学
课堂上由学生来主导、体验实验内容,自己向自己提问,在课后查资料进 行自我答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机械排烟实验” 教学实施过程为例:实验中,学生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燃烧盘和燃料达到模拟 不同火灾工况的目的,每次实验学生需要运用火灾动力学的理论计算不同火灾 工况的热释放速率;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体验不同的操作引发的不同现象,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给自己提问题,课后自己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既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为我所 用的能力。
4、项目导引式教学
在实验内容中给学生灌输把握科研项目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独立实验模 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工程观念,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课堂内外的结合以及知识体系与工程的结合。例如,仿真实验内容中设计 了排烟实验,还设计了建筑排烟系统的组装、设计以及工作过程的仿真,有助 于提高学生排烟系统施工和设计的能
1、通过该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同一放松量设置不同的立裆深度会对穿着效果和活动性带来什么影响;同一立裆深度不同的放松量对穿着效果和活动性又会是什么影响。让学生不仅能定性还能定量的来分析立裆深度的设计与放松量设计的关系;
二、实施过程
1、进入虚拟环境中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放松量和立裆深度参数设计。
2、根据自己选定的参数可在下列模块中找到对应的模快,点开就能看到对应的结构图。
3、找到对应的模块点开就能看到静态的试衣效果,抬动腿和让模特往下蹲就能进行各种动态试验,观察正面的直抬腿、侧抬腿、膝盖弯曲高抬腿和下蹲活动情况,并测量活动到极限状态下的角度值。
4、将测得的各项极限角度值填入到下表中
5、根据测量数据来分析立裆深度与放松量设计关系,并得出结论。
三、实施效果
能达到和真人试衣基本一样的效果。